真正懂车的人,最后都买了什么车?看完你就知道了
现在有太多的人号称自己“懂”车,你去打开抖音,快手,小红书,知乎,关于说车的一大堆,同一款车,有人说好,有人说差,有人推荐,有人诋毁,很多网友都被车评人的情绪带跑偏了,导致对某款车只有片面的了解,就开始下结论说这款车行或者不行。
还有一部分是修车人的评论,修车人相对说车人还能好一点,起码从汽车售后维修这个角度还是能给点部分意见的,但是也是很片面的,还有一部分是大学或者专科学校的老师,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授课,给大学生授与汽车方面的课程,也是能给一些建议的,大学老师对理论的理解还是很扎实的,但是理论对消费者来说没啥用,本人大学也是学的汽车专业,毕业后一直从事汽车设计工作,算是专业对口了吧,其实大学学的知识95%在工作中都用不到,这就是事实。
(相关资料图)
汽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的专业面太多了,冲压,铸造,锻造,焊接,注塑,组装,质量控制,实验,法规,标定等等一些列的专业,单独拿出来一个模块就够你研究一辈子的的,不是说你设计一款很牛的发动机,你采购一款很厉害的变速箱然后组装在一起,就能造出一台好车。
普通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车呢,我个人认为买车之前还是要稍微了解一点汽车知识的,然后根据你的预算以及你的需求再去做选择。
先看销量
一款车销量好,说明这款车还是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,一款车销量好必定有其原因,新手小白对汽车不太了解,销量是最好的参考,虽然不一定正确,但是随着大流走,基本不会犯大错,后期的售后维修相对来说也容易。但是销量好的车大部分是性价比高的车,比如五菱宏光MINI EV,比亚迪宋,轩逸,朗逸。
配置应该如何去选
一款车有很多配置,低,中,高,各种各样的配置,高配与低配之间的价格差挺多钱呢,看自己的使用频率,有很多配置自己一年到头都使用不了几次的就没必要选了,比如,方向盘加热,座椅通风,座椅加热,如果你一年到头都不怎么开车,或者每次开车的时间都很短,其实这些配置都没必要选,这些配置都是锦上添花的,没有的话也不会影响这台车的性能,有了,只是多了一种选择。个人的经验是次低配的性价比最高,当然了,还是得看个人喜欢。
国产跟合资车该怎么选
汽车是个系统工程,涉及到的领域很多,研发周期也很长。欧美的汽车一般研发一款汽车的时间是36个月,也就是3年,这3年里,从样件开始就得不停的做实验,每一个阶段,每一个时间节点,要把这款车做到什么样子,零件完成哪些设计工作,实验工作,都会写的清清楚楚,这就是所谓的研发流程,这是欧美国家上百年来的积累,国内的自主品牌一开始是学习欧美,然后改进一些,我知道的国内的品牌有一年半推出一款车的,长一点的时间2年的时间,有时候吧这是一件好事,研发时间越短的确是可以提前上市抢占市场,但是质量的表现,性能的稳定堪忧啊。
没关系的,交给供应商,让供应商去解决,国内的品牌基本就是这样,逼着供应商把时间提前,逼着供应商把控质量这一关,供应商要是靠谱点呢,也还好,要是不靠谱呢,上市之后,大毛病没有吧,也是小毛病不断。还有一个是用料的问题,汽车的每个零件都是有成本的,主机厂大部分都是采购供应商的,有些主机厂因为销量很好,有量做保证,可以把供应商的价格压的很低,而且每年还要求供应商降价,但是供应商也是要赚钱的啊,只能从用料跟质量上入手的,比如眼睛看不见的地方,就别用那么好的料了,差不多糊弄一下就行了,实在不行,干脆取消得了,反正也看不见,保险杠的防撞梁就别搞那么厚了,材料越多越费钱啊,车门里面的护板,别搞那么多了,整一个就行了,这么一算,整辆车成本省了还真不少哈。至于那些要满足国家法规要求的部分,单独拿出来说。
所以呢有很多车就卖的很便宜,而且车价越来越便宜,国产车这么干过,有很多的合资车也是这么干的。不过美系车相对来说能好点,虽然也这么干,但是没那么放肆。同价位的,同级别的国产车一般都是比合资车配置丰富,这个就要看个人了,然后真的需要那些配置,就选国产,但是你得接受国产车得的缺点,如果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,就选合资,容错率大一些。合资车的质量控制能比国产车好一点,这是事实,质量控制是由时间积累的,不是说你找个牛一点的供应商就能搞定的。